【榜样领航⑩】星火接力 微光传承 ——记“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电气工程学院王雍玮

发布日期:2025-11-17 作者: 点击量: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长于辽宁沈阳的王雍玮,是一位踏实勤勉、心怀热忱的追光少年。2023年盛夏,他怀揣着无限向往,以602分的高考成绩叩开了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的大门。在学期间,他用每一道精密的图纸、每一串严谨的代码,在技术报国的征途上镌刻着属于新时代的青春注脚。

青春有梦,“电”亮红心

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王雍玮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学期间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在思想汇报里这样写道:“曾经以为对党忠诚是宏大的誓言,如今在实验室测数据时突然明白,忠诚就是把0.01毫米的误差都当作责任事故。”这份较真的劲儿,让他在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求学路上,王雍玮深知,作为一名电力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追求,截至目前,25门课程突破90分,3门课程满分收官,8.22的平均学分绩点使他连续两学期在专业中排名第一,荣获了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金奖等多项荣誉。

微光接力,朋辈同心

作为电气工程学院学习科研部二级负责人,王雍玮深知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学习桌上的台历密密麻麻贴满日程便签:周三晚高数答疑,周五学习部部门例会,周日“讲台传承工作坊”集体备课……王雍玮将“责任”二字化作了具体行动。

当接过“申嘉琳学业辅导驿站”的接力棒时,他郑重地在交接本上写下:“晚自习不应是知识的孤岛,而要成为思想碰撞的港湾。”为将辅导班打造为常态化知识共享平台,他创新推出“三维辅导体系”:基础层设置“知识驿站”提供课程资料,提升层组建“学霸天团”开展专项突破,创新层打造“思维实验室”鼓励学术思辨。在“讲台传承工作坊”上,他带领各班团干部系统研习教学技巧:如何用生活案例讲解《高等数学》中的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亲自示范如何用手机拍摄出清晰的板书短视频。每次巡查晚自习室时,王雍玮总会往书包里塞上《电机学》或《电路》,随时准备为需要帮助的同学作讲解……看到同学们都能有所收获,他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志愿服务,践行使命

当身着沈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红马甲时,王雍玮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电力学子的双重使命——既要做守护光明的技术先锋,更要成为传承精神的薪火传人。他以专业赋能红色讲解,以科技温暖寒冬早市,以双证守护生命安全,在志愿服务中书写着电力人的家国情怀。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中,王雍玮以独创的“电流里的家国记忆”导览模式,将电气史与抗战史巧妙融合,在全息投影设备上勾勒出沈阳电车厂工人破坏日伪供电系统的历史场景,用3D打印教具还原泛黄电费单背后的民族工业血泪。这种将专业知识化为触动人心的讲解方式,让21场志愿讲解场场爆满。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春节期间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早市上,王雍玮作为志愿者为游客持续提供热水,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协调市场管理处增设临时插座,解决摊位用电难题……在寒风中为广大市民送去帮助与温暖。

王雍玮深知,雷锋精神是电力人永恒的精神灯塔。他带头开展心理疏导、助老服务、校园宣讲等志愿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电力服务的每个细节。

红心守护,薪火相传

王雍玮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攻克智能电网技术难题,与团队研发自适应系统,提出新能源并网方案,运用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技术。

“掌握电力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技术本领,是电力学子安身立命的根本。”王雍玮始终以此为训。平时,自习归来的王雍玮习惯于在校园驻足仰望,宽广的夜空时常令他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学长们刻苦专研的身影……

“珍惜青春韶华,深耕专业领域,甘做求知路上的电网基石,以勤学善思点亮万家灯火,用技术创新守护光明、服务社会!”这既是王雍玮安身立命的职业追求,也是无怨无悔的价值追求,彰显了当代电力学子努力奉献国家能源电力事业而肩负的使命与担当!